联合国贸发会议举办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2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办全球领导人论坛,以纪念该机构成立60周年。

  本次论坛主题为“在变化的世界中绘制新的发展路线”,将持续至14日。论坛举办期间,多国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将围绕数字经济、投资、产业政策、全球价值链等课题,探讨全球如何应对贸易和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等国际组织负责人,科摩罗总统阿扎利,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东帝汶总理夏纳纳,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教研部长帕姆兰等政要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致辞说,贸发会议是推动全球变革和捍卫多边主义的强大力量,为改革国际金融架构作出了长期贡献。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不平等加剧、气候变化、全球债务高企等诸多挑战,各方应达成新的全球共识,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古特雷斯说,贸易应当成为促进共同繁荣的力量,而非引发地缘政治对立;全球供应链是绿色创新和气候行动的源泉,而非破坏环境。

  格林斯潘表示,多边主义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的良药。她呼吁增加全球治理的代表性,减少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不平等现象,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

  贸发会议是联合国处理有关贸易和发展问题的常设机构,由发展中国家倡议并于1964年成立。贸发会议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机会,并帮助它们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在公平的基础上融入世界经济。

2024-06-13 13:43:48
李强总理将出访三国

       应新西兰总理拉克森、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6月13日至20日对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访澳期间,李强总理将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相关情况。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成功进行国事访问10周年和中新、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林剑说。

  林剑介绍,中国和新西兰互为重要合作伙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诸多“第一”,各领域合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访新期间,李强总理将同新西兰总督基罗、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等会见、会谈,就中新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方希望通过此访,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巩固友谊,推动中新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他介绍,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亚太地区重要国家,经济高度互补,合作前景广阔。巩固和维护中澳关系发展势头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访澳期间,李强总理将同阿尔巴尼斯总理举行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并同澳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就中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两国总理还将共同出席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中方愿以此访为契机,同澳方一道,加强高层交往,增进理解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构建更加成熟稳定、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林剑介绍,中国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传统友好邻邦。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马关系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战略互信不断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马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积极倡导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的亚洲价值观,为地区和平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访马期间,李强总理将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总理安瓦尔等会见、会谈,并同安瓦尔总理共同出席中马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中方期待以此访为契机,同马方弘扬传统友谊,深化拓展各领域合作,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携手开创中马关系更加辉煌的下一个50年。

2024-06-12 10:09:44
本科新增专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其中,增设本科新专业24种,2024年起可进行高考招生。新增设专业体现了哪些新特点?将为考生提供怎样的选择?高校招生大幕即将开启,让我们与考生、家长共同关注。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选择什么专业与考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乃至人生道路息息相关,因此,每年的本科专业调整受到考生、家长高度关注。

  教育部公布的消息显示,今年将有新增设的24种本科专业进行高考招生。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健康科学与技术……专家分析,这些“含智率”高、类型丰富的新专业,具有“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区域需求、强化交叉融合、突出就业导向”四大特点。

  新增专业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就业。对于广大学子而言,选择了新的专业,就是选择了新的跑道,选择了一片“蓝海”。为了让学生与家长对新专业有更为细致的了解、作出更好的判断,记者进行了采访。

  强化交叉融合 发展前沿科技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前沿科技发展,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优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次新增专业中,材料智能技术、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等专业鲜明体现了这一特点。

  谈到新增的材料智能技术专业,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班晓娟表示,这一学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创新。“这种研究方法旨在推动新材料研发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转变。”班晓娟说,“材料智能技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紧密相连,与这些学科共享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但它也与这些学科有明显区别。例如,不同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侧重于传统的材料特性研究和应用开发,材料智能技术学科更注重技术的交叉融合,将计算模型、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融入材料研发过程中。”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将增设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什么要开设这个新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副院长王林格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及产业。开设这一专业,培养这方面的高端人才,是解决我国相关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从区域层面来说,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需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关注文化艺术 做强特色专业

  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做强人文艺术学科,这是此次新设专业的又一鲜明特点,而开设这些专业的高校也有着深厚的学科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增设的中国古典学专业,与已有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同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只两字之差,区别何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介绍,中国古典学以中国古代经典为主要的教学和研究主体,旨在培养精通并能够传承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和古代经典,善于从大人文视角研究古代中国的学生。“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古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服务于中国古典学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传统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校雠学的版本、目录、校勘,都是研治经典的基础和方法。但在近现代学科分化之后,这些知识作为相关院系的二级学科,成了专门研究的对象,造成了方法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割裂。设置中国古典学专业就是试图避免这一现象,从而打造能够整体呈现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新专业。”杨庆中说。

  “入乎‘小学’,参稽‘汉学’,出乎‘大学’,结穴于‘第二个结合’,这是中国古典学专业设置的核心理路。”杨庆中说,“入乎‘小学’,就是打好小学即文字学、文献学、语文学(边疆少数民族语言)的基础。参稽‘汉学’,就是吸收国外中国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研究成果。出乎‘大学’中的‘大学’,主要是指经典学,除传统的经学、子学外还包括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典籍。结穴于‘第二个结合’,就是呼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梳理根脉,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服务。”

  哈尔滨体育学院增设的冰雪舞蹈表演专业,一方面与当地的冰雪地域特色呼应,一方面与传承和创新冰雪文化艺术紧密相关。根据学校规划,该专业对标国省一流本科专业要求,旨在为冰雪演艺剧团、俱乐部、冰雪赛事、教辅行业等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促进冰雪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护航生命健康 添彩幸福生活

  直指人民生命健康的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样引人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景川表示,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引领人类未来健康科技创新的战略型领军人才。“该专业面向人类健康全生命周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与生物信息、基因技术、预防医学、运动转化医学等知识内容的交叉融合,研究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因素等对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规律等。”王景川介绍。

  随着老年人口健康压力逐渐增大,体育康养专业在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广州体育学院科学技术部主任、体育康养专业负责人朱琳说:“体育康养专业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国家战略需求,也体现了区域需求。2021年,广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184.82万人。保守估计,广州市共需要相关人员约18万名。”朱琳介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入了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等针对性课程,与教育学、医学主干课程相互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此次新增设专业甫一公布,“香气四溢”的咖啡科学与技术便引发高度关注。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杨学虎介绍,中国是咖啡生产、消费大国之一,云南又是咖啡大省。数据显示,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均占全国98%以上。“在消费量大、产业量大但人才稀缺的背景下,云南农业大学咖啡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立正逢其时。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咖啡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在咖啡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质量检测与品质控制等工作,让高品质咖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幸福感。” (记者 李琦)

  链接

  ■智能海洋装备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程亮:该专业是针对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满足海洋工程领域对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该专业通过加强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智能技术等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海洋工程专业基础,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电控制一体化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生态修复学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姜姜:该专业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态修复原理、退化土地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基本专业知识,为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区域生态安全储备人才。

  ■生物育种技术专业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全家:该专业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引导性专业之一。新疆农业大学生物育种技术专业包括植物生物育种技术和动物生物育种技术两个方向,紧密结合现代种业发展需求,夯实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智慧育种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服务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着力培养复合应用型新农科人才。

2024-06-11 09:59:18
今日高考,致最好的你!

胸怀凌云志

不负少年时

又是一年高考

为梦想而战的你

准备好了吗?

经过多少奋笔疾书

熬过多少含泪坚持

那些陪伴你的月光

那些温暖你的朝阳

汇聚成了今天

这个闪闪发光的日子

高考不是终点

而是人生新的起点

你的未来,不可限量

高考的意义

不仅是一场考试

它更是一次

用奋斗实现梦想的旅程

拼尽全力,青春无悔

便是你给自己

最好的答卷

此时此刻

奔赴考场的你是为梦想出征的战士

但你

并不是一个人在拼搏

考场内

同窗好友与你并肩作战

考场外

家人师友为你鼓劲加油

他们是你最坚实的臂膀

我们深深祝福

每一位学子

落笔生花,圆梦今夏

更加灿烂的人生

就在前方

高考加油!

在这个追梦的夏天

你一定会遇见

最好的自己

2024-06-07 10:17:51
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举行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5日下午举行全体会议,14位政协常委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

       易纲常委建议,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法治化建设,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王志刚常委提出,突出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和人才关键作用,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张连起常委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江尔雄常委代表台盟中央发言提出,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进一步赋能实体经济。解冬常委代表民建中央发言建议,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合力,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调性,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张震宇常委代表民进中央发言建议,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探索新领域、新技术、新市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作用。葛会波常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建议,切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毕井泉常委建议,探索构建城乡统一的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张宽寿常委建议,健全基本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钱克明常委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提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协调好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程永波常委提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便利性,托稳种粮农民信心,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张恩迪常委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建议,加快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动构建制度型开放新格局,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峰常委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建议,发挥跨境电商优势,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力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蔡冠深常委建议,支持香港国际化发展,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周强、何厚铧、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高云龙、陈武、穆虹、咸辉、王东峰、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出席会议。

2024-06-06 09:30:05
地址:大庆市龙凤区新科路12号
电话:0459-6617788
guoshengrz@163.com
版权所有:大庆市国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黑ICP备2022001849号 技术支持:海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