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伊朗总统和外长不幸罹难深表哀悼

当地时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阿斯塔纳同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共同会见记者时,对伊朗总统和外长不幸罹难深表哀悼。

  王毅说,获悉伊朗官方确认莱希总统和阿卜杜拉希扬外长在此前发生的直升机事故中不幸遇难,中方对此深感痛惜、深表哀悼,向他们的亲属、伊朗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莱希总统和阿卜杜拉希扬外长为促进中伊关系发展,推动地区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事故发生后,中方为搜救工作提供了积极协助。我们愿继续向伊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持。相信伊朗政府和人民有能力度过这一艰难时刻。

2024-05-21 11:04:25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18世纪中期,“珍妮纺纱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大幕,西方国家从此开启了现代化进程。


  两百五十多年过去了,现代化大潮依然滚滚向前。曾经灾难深重、风雨飘摇的中国,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现代化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世界上是否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本报告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立足历史的纵深发展,报告探究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百年脉络、卓绝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技发展、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享誉世界的巨大成就。


  报告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推进现代化各项事业。在全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将成为全球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和沉着冷静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干者。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取向上摒弃资本至上、追求人民至上,在制度建设上证伪“历史终结论”、不断完善革新;在发展路径上走出“单向”“异化”、走向全面协调;在民主形态上不搞少数人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认同上从不割裂传统、坚持继承创新;在全球治理上不搞单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报告指出,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树立了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典范,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带来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启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日出东方,其道大光。

2024-05-18 10:49:33
“大湾区老城”崛起的新密码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818.2亿元、增长4.8%,新型储能产业产值484亿元、增长45.2%……近年来,广东肇庆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产业等快速发展,给当地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两新”产业带来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这座“大湾区老城”崛起的新密码。


“榕树效应”注入发展新动能

  今年2月,位于肇庆高新区小鹏汽车肇庆工厂投入超亿元,对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车间生产线体及物流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为新车型投入生产做准备。

  “自2017年落户肇庆以来,小鹏汽车不断增资扩产,快速蓬勃发展。”小鹏汽车肇庆基地总经理吕元美说,通过此次新车型产线改造项目,小鹏汽车将完成肇庆基地现有产线升级,提升工厂产能。


2023年,有6.7万辆小鹏汽车在肇庆工厂生产,产值达182亿元。

  肇庆市工信局局长邱健强说,肇庆以肇庆高新区、高要区、四会市为核心,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汽车轻量化、汽车后市场等,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呼之欲出。

  一批龙头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榕树效应”。仅小鹏汽车已有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42家,在谈企业21家,已通过评审落地的项目12个,总投资达33.66亿元。

  目前肇庆已有规上整车制造企业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80多家,初步形成了整车制造+电池、电机、轮胎、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日渐完善。

  “新能源汽车产业为肇庆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邱健强说,2023年,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有规上企业92家,实现总产值818.2亿元。

  产业集群带来增长动力

  在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庆时代)的“零碳工厂”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

  首期投资120亿元的瑞庆时代在2022年5月正式投产后,产能不断攀升,已成为肇庆新型储能产业的龙头企业。去年12月24日,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二阶段工程开工。



 瑞庆时代总经理丁爱军说,项目预计于2024年年底完工,建成后瑞庆时代将成为广东全省首个涵盖电芯到电箱、电柜和集装箱全链条储能产品的储能基地,为广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储能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邱健强告诉记者,肇庆市新型储能产业主要以锂电池、电池材料、电池设备、电池回收为主,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目前已落地储能产业链相关项目40个,计划投资约342.5亿元。目前全市已有新型储能规上企业45家。

  肇庆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带动了肇庆经济的发展。仅瑞庆时代2023年产值就达212.01亿元,创造税收10.97亿元。

  谱写“老城新华章”

  地处西江之畔、粤桂交界的肇庆古称端州,是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之一。

  邱健强告诉记者,肇庆以实体经济为本,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做大做强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产业为重点的“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已逐步显现良好成效。

  今年一季度,肇庆规模以上工业百强企业完成增加值89.51亿元,增长7.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个百分点。上年新入库的规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实现累计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192.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


  时光不老,古城常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肇庆曾因地理位置重要而被称为“两广咽喉”。“如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接壤的枢纽门户城市,肇庆将不断壮大新产业、新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以肇庆为纽带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东融西联’推动‘大湾区老城’崛起。”邱健强说。

2024-05-17 08:43:25
穿越一个甲子的精神回响

 5月14日,河南兰考,焦裕禄陵园。人们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共同缅怀祭奠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

  这一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离开我们整整60年。

  不远处,他当年亲手栽下的泡桐挺拔伟岸,翠盖如云。

  斯人已逝,“焦桐”常青。穿越一个甲子,焦裕禄精神依然激荡回响,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带领村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处豫东平原的兰考,千顷澄碧。初夏,东坝头镇张庄村人流如织,众多参访者到这里追寻精神印记和振兴足迹。

60余年前,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张庄,曾是兰考最大的风沙口。焦裕禄到这里查风口追沙源,植树造林、翻淤压沙治理“三害”。

  半个世纪过去了,张庄治住了风沙,贫困依然是道坎儿。2014年,全村共有贫困户207户75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5%。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正是这一年,仍有115个贫困村、77350名贫困人口的兰考郑重做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

  唤醒精神,鼓足干劲,重塑兰考。

 2017年,兰考在河南率先脱贫摘帽。焦裕禄精神,如同春风化雨,化作大家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在兰考三义寨乡,油绿的田野中一台台风力发电机高高耸立,在晨曦微露中转动。

  三义寨乡付楼村,一场农村能源革命初显成效。35户农家屋顶铺设光伏,加上光伏长廊、风电设备,一年可发电100多万度,不仅满足全村用电,还能额外获得“阳光红利”,年集体增收16万元。

 十年时光,天翻地覆。

  兰考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24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全社会用电量的102%;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90公里;兰考县家居产业园入驻企业440余家,发展木材加工专业村36个,带动10余万群众就业。兰考全县生产总值由2014年的213.9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10亿元。


  曾经风沙肆虐的贫困县,正绘就一幅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振兴图景。

2024-05-16 09:21:19
首次大运河全流域考古成果展扬州开幕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5月14日,“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240余件(套)展品集中亮相,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新时代以来,大运河考古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其中7处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处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是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生动实例。


  本次展览分寻迹、探胜、见证、融汇四个主题板块,从大运河水工及附属设施考古、大运河城市考古、大运河工商及海丝文化考古、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四个视角,以新发现遗址和新出土文物为线索,展现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新变化、新成就。


      千里通波,舟楫如梭。大运河,是水路,也是文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隋回洛仓铭文砖、唐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唐邢窑“盈”字款白釉圈足花口盘、北宋烈山窑黄釉印花砖等文物见证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唐三彩马毬女俑、宋绞胎球、清“荆记肉铺”款白釉黑彩碗、清海马踏浪纹石雕构件等文物描摹大运河沿线的生活与文化;唐乾符六年经幢基座、宋青白釉“国清”款刻花碗等文物则记录大运河沟通世界的对外交流。



      “依托新时代大运河考古的重要成果,深入挖掘它们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用展览的形式,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大运河,让大运河文化‘火’起来,奏响当代的运河之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据悉,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运河沿线8省(市)文物局主办,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承办,全国24家考古文博机构支持,展期为2024年5月14日至2024年8月14日。

2024-05-15 09:45:51
地址:大庆市龙凤区新科路12号
电话:0459-6617788
guoshengrz@163.com
版权所有:大庆市国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黑ICP备2022001849号 技术支持:海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