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才是关键。
释放人才活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健全——
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5项政策措施,起草工程技术等25个系列47个专业职称评审标准条件,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健全。增设经济等8个系列(专业)正高级职称,建立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资格衔接机制,畅通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领域职称评审,贯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职称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人才激励政策不断完善——
推进人才人事管理“放管服”改革,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加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服务,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直聘办法,探索实施事业单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考核安置模式,进一步为用人主体人事管理和人才创新创业“放权松绑”。
人才流动顺畅有序 ——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迅速增长、业态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升,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2978家,年营业收入达238.96亿元,从业人数达4.18万人,“十三五”以来,累计服务用人单位197.5万家次,服务劳动者4172.4万人次,帮助1125.1万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为促进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项目引领,两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构建充分体现业绩贡献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项目激励导向作用,组织实施“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千万人才”“国贴”“省突”“省贴”“青年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项目,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科技领军人才。
技能人才发展体系不断健全——
以实施“技能云南”行动为统领,强化“十个一批”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在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启动一批新技师、首席技师培养重点项目,实施“一流技工院校”项目,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国(云南)职业技能培训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深入实施“6个1万”人才专项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经营管理、电商、数字化和对外交流合作人才等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
发挥平台作用,聚才效应日益显现
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产业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60个;在相关产业园区设立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18个;在县乡基层设立346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
优化发展环境,人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组织600余名高层次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智力帮扶,选拔近5000名“三支一扶”人员、4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长期服务。实施中小学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服务基层政策,累计1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
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决策部署,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推进人才发展政策制度改革创新,强化“两支队伍”建设,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主动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