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强化支持举措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要求加大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当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记者采访了解到,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紧缺问题日渐凸显,特别是养老护理、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等细分领域需求较大。与此同时,多地校企政三方联手,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加大培养力度,为银发经济输送人才。
“每到‘招聘季’,我们健康和社会照护专业的学生就被企业‘预定’完了。”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教师吴亚琳告诉记者,现在社会整体养老护理需求不断增长,但人才队伍总量与质量仍有不足,健康管理机构、康养中心、社区照护中心等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
“健康照护已成为朝阳行业。”毕业于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杨泰铭说,“过去的一年我在河南豫园护理师岗位实习,深感社会和老人对健康照护人才的渴求,也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现在我已与单位签订了长期正式合同。”
实际上,当前随银发经济发展,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健康照护师等老年康养方面人才最为紧缺,随着市场发展,赛道逐渐细分,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老年文体等领域人才也面临缺口。
据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显示,北京有465.1万常住老年人,持证在岗的养老护理员却只有1.8万名;广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120万,测算至少需要10万名护理员,但实际拥有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仅为1.2万;湖北省约需16万名养老护理员,但目前民政系统记录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到2万人……多项数据表明,养老服务人才面临较大就业缺口,建立高效的人才输送体系成为重中之重。
除医康养护,很多企业从衣食住行、文娱休闲等层面布局市场,多层次的需求让多赛道涌现,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也在提升。为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依靠专属产品提升自我能力,相关企业急需适老化专业人才进行产品研发与升级。
如何填补上人才缺口?专家认为,校企政三方联通,既要打通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对接渠道,抓住企业发展所需关键人才类型,又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政策引领等方式发掘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助力银发经济加快发展。
作为学校,如何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重要环节。吴亚琳介绍说,学院积极搭建校企联通平台,及时根据行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我们采用一体化教学,在进行专业建设的时候邀请企业资深专家、行业知名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平时也会邀请专家参与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让学生的课堂就在实训场,让人才真正对接需求。”
学校端与企业端搭建校企平台,多地政府也在“以赛促训”上频亮新招,不断提高人才技能水平,完善银发经济人才培养体系。
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专设养老护理员赛项、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专设养老护理赛项,烟台、秦皇岛、西安等地相继举办银发经济相关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选手表示,技能大赛,既是岗位练兵的“实战场”,也是展现行业人才风貌的“大舞台”,大赛挖掘出的人才会成长为行业发展的领路人,带动更多新力量进入银发经济行业,让活力竞相迸发。
除此之外,细分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也十分重要。“未来在智慧养老领域,尤其是居家陪护、医疗等重点领域会迎来更快速的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人才也将成为领域发展关键,新赛道将催生出众多人才新需求、职业新机遇。”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说。
2024-06-24 14:57:45在夏至时节灿烂的阳光里,云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杨彩玉的“新闻梦”崭新启航。清早,得知学校举办新闻行业专项招聘活动,她精心准备好简历,与同学们相约来到活动现场:“我学的是广播电视专业,参加过专业实习,投了好几份简历。”
“来的主要是新闻单位,岗位丰富,我们了解到了意向地区的岗位需求。”傣族女孩多伦琴是杨彩玉的同班同学,她希望回到家乡云南德宏工作,在现场详细咨询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情况。
6月21日,云南省“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闻院系2024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招聘单位涵盖全省37家州(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吸引20余所高校1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参加。
为新闻院系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在云南尚属首次。
记者观察到,招聘单位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涵盖记者、播音主持、互联网应用技术、视频剪辑等专业,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气氛热烈。
在昆明市融媒体中心展区前,学生排成多列等待咨询。昆明市融媒体中心融媒活动运营部主任钱磊说,单位设置了20个招聘岗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急需专业人才,活动为新闻单位和学生之间搭建了“双向奔赴”的平台。
在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精心组织安排下,大理大学大四学生代博瑞和同学远道而来参加洽谈会。她告诉记者,招聘岗位很丰富,招聘单位工作人员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她在现场找到了几个意向岗位。“这场活动让我们找工作更有针对性。”
“洽谈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招揽急需人才的机会。”德宏州融媒体中心策划采访部副主任尹以祜说,新闻行业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少学生对媒体融合有很独到的理解,期待更多毕业生加入我们,共同推动新闻事业发展。
云南艺术学院大四学生孔祥婷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她说,活动规模较大,招聘单位的待遇不错,洽谈让我们和用人单位更了解彼此的需求,“点对点”现场沟通更加精准高效。
昭通市委宣传部组织所属县级融媒体中心的5位负责人现场参加招聘宣讲,提供就业岗位10个。“学生们很踊跃,一上午收了近50份简历。”昭通市永善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甘光涛说,活动为宣传部门和院校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基层提供了绝佳的人才引进机会。
云南省教育厅统计显示,云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36.7万人,同比增加1.9万人,增幅5%,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是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大学,云南省级主要新闻单位和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先后开展共建,各高校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求,组建师资队伍,打造专业课程,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一体推进政产学研用相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云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张莹告诉记者,洽谈会上,招聘单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岗位需求、职业定位、发展方向,既搭建了高校新闻院系毕业生高质量、多元化就业的新平台,也为推进全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开辟了吸纳人才的新渠道。
“我们用心用情,努力把岗位送进校园、送给毕业生,精准促就业。”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和缘玉说,云南不断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引领、条件保障、供需对接,促进精准匹配。本次洽谈会旨在搭建新闻单位人才招聘与高校新闻院系毕业生供需对接平台,深化部校共建与合作,建强新闻人才队伍。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宏表示,本次洽谈会是一次具有示范性的探索,有利于发挥教育部门、高校、用人单位等各方优势,让毕业生更好适应社会需求,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有效助力高校新闻院系人才培养。
依托这样的探索,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正阔步登上逐梦新舞台,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
2024-06-22 10:47:0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增加新一批19个新职业,此前已发布5批74个
新职业反映产业发展新需求
用户增长运营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增加19个新职业、29个新工种。此前,从2019年到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陆续发布了5批共74个新职业。
新职业不断涌现,对劳动者提出哪些新的技能要求?对支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各地新职业劳动者、专家及企业。
发掘新的就业增长点
“开发和发布新职业对提升劳动者技能很有帮助。”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范巍分析,与新职业发布相配套的,还有职业规范、评价、培训、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将为劳动者拓展新的更高质量的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头戴安全帽、脚踩安全鞋,在北京通州区地下深处,建元未来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管廊运维员高博紧张忙碌着。“地下综合管廊设有供水、电力、燃气、热力等城市‘生命线’,而我们是这些‘生命线’的守护者。”高博介绍,管廊运维员是2021年发布的新职业,与传统维修工不同,该职业要同时掌握弱电、强电、数字化等多方面技能,“管廊内光是传感器就有四五种,各种设备都要会检测、维修。”
“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对管廊运维员的需求明显增加,仅建元未来公司就招聘了70多名管廊运维员。”通州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人社部门加强与用人企业合作,完善技能培训、职业标准等建设,有效提升岗位专业性和安全性。
在山东青岛市,大学毕业生顾文文通过学习新技能找到了满意工作。“今天我们推荐的是轮胎厂普工成型岗,18岁到40多岁的都可以报名……”顾文文在快手当起了直播招聘师,面对网友提问,她对答如流,短短1小时就吸引5万人观看、200多人报名。“入职前,我系统接受了短视频剪辑、运营投流、设备调试等多项培训,从新手到熟悉工作至少需要大半年。”她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认为,网络主播已呈现出职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等新特点,在带动就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此次拟增加的19个新职业中,“数字职业”约占一半。其中,用户增长运营师是指运用数字化工具,从事企业或机构用户增长、管理及运营等工作的人员。
从开线下门店到开线上“社区小店”,来自广东佛山市的用户增长运营师黄凤娟感慨,学习新技能帮她拓展了新市场,赢得更多新客户,“紧跟私域社群消费的兴起,我在企业微信上持续学习数字工具使用、客户服务管理、产品推介技巧等知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专业、个性定制的销售服务,短短几年带动线上客户从30多人增长到超过10万人。”
“新职业不断涌现,折射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新职业是就业蓄水池,意味着新的就业增长点,且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人社部门及时公布并规范新职业,能提升从业者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促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范巍说。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58同城数据显示,近年来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相关的新岗位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如固废处理工程师、光伏系统工程师等招聘规模环比增长45%以上,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薪酬持续上涨。
“新职业往往由产业变革而生,待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提升后,又会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周广肃说。
轻点鼠标,软件里的一栋建筑即被轻松“拆分”,不同结构和细节得以全方位展现……在湖南长沙市,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内,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程振威正在与同事分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经验。“运用BIM技术进行数字建模,相当于把房子在电脑里先‘盖’一遍,这样就能提前发现问题,避免施工时再返工,有效节约时间成本。”程振威说。
据了解,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超过4万人,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设计和咨询等单位,为实现智能建造作出了贡献。
“相比传统数控加工对毛坯件做的减材工作,增材制造是通过3D打印方式制造零部件,可以实现复杂、精密、轻量化零件的高效一体化加工。”江苏苏州倍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设计工程师章帆说,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投身于医疗、模具、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发挥了增材制造定制化、损耗少、精度高等技术优势,对制造业降本增效作用明显。
在湖南株洲市,株洲特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师杨锋在参与地铁车辆智能流水线的搭建:“过去,产线上都是工人手工焊接零部件,如今越来越多工厂融合使用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工业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进行智能激光焊接,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能制造的应用型岗位包括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工业软件使用与维护、工业互联网与云平台等不同方向。“不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都急需智能制造人才。”湖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正加紧联合高校建立培训机构,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开展培训和等级考核评价,壮大人才队伍,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服务百姓美好生活需要
“从健康照护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到食品安全管理师,新职业发布不光紧随产业变革,还与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范巍说,不少新职业着眼补齐民生服务短板,提升了百姓生活品质。
应对老龄化,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必不可少。4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围绕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方面仔细询问……江苏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王珊珊进门入户,为社区居民李奶奶做能力评估,而评估结果将与老人的照护方案紧密挂钩。“我们要读懂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从而明确照护等级和养老服务补贴,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王珊珊说。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据,相关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江苏省已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引导培训机构开设相应项目,增加人才供给。
让智慧服务更有温度,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应运而生。
在上海闵行区一家酒店内,一台名叫“方糖”的机器人大显身手,它熟知酒店路线,能控制电梯、自主充电,既会给房客送洗漱用品,也会为老人和孩子带路,还能参与反诈宣传等工作,深受房客们喜爱。“机器人之所以这么聪明,背后也有我们的付出。”刘仁杰是九号公司的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他负责为机器人建图识图、安装梯控设备、排除故障等工作,“我们虽然不和住客直接见面,但能通过部署机器人提升服务质量,为大家带来高效便捷、智慧亲和的新体验。”
适应文旅消费新潮流,民宿管家送来周到服务。
北京通州区沙古堆村,颇具特色的北方民居里,民宿管家曹女一边带游客参观,一边用手机接单。曹女说,与酒店服务员不同,民宿管家要为客人提供更个性化、更贴心的服务,“除了清洁等基础服务标准不输酒店外,还要在景区订票、客人接送、餐饮、特色活动等方面下功夫,让客人在这里享受更好的服务。”
“北京环球旅游度假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在通州带火了不少民宿。我们加大民宿管家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通州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加强民宿管家培训和人才评价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新职业为我们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引导更多人加入新职业,也将帮助劳动者获得更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要支持新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稳就业、惠民生提供更多助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周广肃说。
2024-06-20 10:21:1618日从教育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帮助更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充分知晓并用足用好各项促就业政策,推动各项政策加快落地显效,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6月份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
据悉,活动期间,教育部将在部官网和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发布《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组织编绘省、市两级促就业“政策地图”,重点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部署要求,宣传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同时,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组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19个分行业就指委委员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宣讲。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形势政策课、专题培训沙龙等多种方式,面向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解读。鼓励各地各高校创新方式方法,围绕高校毕业生现实关心的就业创业问题,通过一对一辅导、政策问答、线上咨询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讲清讲透。
2024-06-19 10:35:51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就业服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提高对接匹配效率,按照人社部统一部署安排和省2024 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相关要求。
2024年6月18日(周二)上午8:30-11:30,大庆高新区人才市场(大庆高新区服务外包园D-1座三楼大厅)举办了“职引未来,筑梦青春”主题招聘会。
大庆市国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参加了此次招聘会。